Tuesday, February 3, 2009
《赤壁:决战天下》观后感:古装版的港式动作英雄片
80年代香港动作警匪片,不管是成龙、周润发、还是五福星,影片的结尾,大都描述主角(或与盟友)深入敌方大本营,然后一一击退敌方的部下,最后和BIG BOSS来一场“扣人心弦”的决战。敌方的部下或死了或晕了没人知道,反正最后都是不知所踪的,不会干扰到主角和大歹角最后的激战。
这样的剧情,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方程式,要拍一部卖座的动作英雄片,仿佛都要依这个轨迹而行。而这一个轨迹,还横跨至90年代、甚至于21世纪。
吴宇森作为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香港导演,当然深谙此道,只是,我料不到,他会将之应用在这个被许多人誉为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战役里头。
《赤壁:决战天下》好看吗?当然好看!
有千军万马、万箭横飞的浩瀚场面,有火烧连船,有大将壮烈牺牲,有神风特攻船,还有小品爱情故事。结合了这么多种“扣人心弦”元素在里头的电影,哪里还有不好看的道理?
吴宇森也的确是个有本事的导演,懂得利用不少的镜头切合以及镜头特写来制造出张力。节奏控制得宜,配乐丝丝入扣,战争场面的调度掌控得也还不错,壮观之余也不失美感。
但,对于《赤壁》这样的一个故事,这是否足够了呢?
剧本永远是港片最弱的一环,这部《赤壁》更是最好的印证。
三国是一个大时代,而赤壁之战则是这个大时代里最重要的一场战役。
罗贯中已经写了一个很好的剧本,吴宇森不稀罕,定要拍出自我风格的《赤壁》,这一点当然没问题,不会有人阻止他编写自己的《赤壁》。只是,拍出来《赤壁》,不仅欠缺了大时代应有的精神风貌,一些剧情的安排,也不在情理之中。
周公瑾要打君子之战,敌方马上送来百具伤寒尸,还好后来学乖了,懂得利用旧同窗来干掉敌方两员大将,君子乎?
我不管为何孙尚香总是那么地吉人天相,能深入敌军阵营把敌军阵地形式完整描绘出来而不被发现;也不在乎为什么白鸽总能精准地飞到她身边;但她总不能当着哥哥和众大臣、将军面前毫无羞涩地宽衣解带吧。当时她已不再是魏军装扮,可见已经返回闺房换上闺女装扮,怎么不顺道除下绘好的地图?难道真的那么喜爱当众裸露?
周瑜的嘴巴有多大,能一口气吃下所有汤圆,这一点我不管。只是,为什么主公、众臣、众将、士兵要一一献上一枚汤圆?因为周瑜是此片的主角?因为他的妻子跑路了?这段戏要表达什么?实在叫人费解。
我也不管蔡、张二人发的十万箭,为何总能悉数被孔明没收而不掉落水中,但借箭之船总要做足安全措施吧。为何要拍摄敌箭射入船舱内的镜头?
孙权自从打了老虎之后,胆子也越来越大。这次还置自身安危不顾,和众将一起冒着箭雨去攻伐敌军。这个安排,想来是为了结局的联盟众将会曹操的戏码而铺陈的吧。
魏营的大将最可怜,除了蔡、张两位降将和最后挟持小乔的夏侯将军之外,其他的连名字也没被提一提,或许正因为如此,大战展开时,他们都怀恨在心,不愿出战,统率之事也不肯干,就净会去东边看看西边瞧瞧,然后回来向丞相报告情况。最后几员大将还一块儿躲在一旁自怨自艾,然后其中一位决定去干掉手无兵刃的弱质女流,多么轻而易举的任务啊。谁叫自己是歹角呢?个人英雄主义只能在主角身上显现出来,却万不能出现在歹角身上,不然可就坏了这部“古装版动作英雄片”。
结局的铺陈,也是依据一般的香港动作英雄片方程式而行,歹角和主角决战时,那些跑龙套的部下都会一一消失得无影无踪,即使是八十万之众。
当然,除了以上所提的不合情理之处,还有一些改编,是值得嘉许的。巧妙地结合草船借箭和反间计,就拍得戏味十足。利用鱼油结合硝石和炸药来制成手榴弹,也算得上有新意。只是,这些亮点不足以让《赤壁》更有可观性。
赤壁,终究是一个经典的大时代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7 comments:
"但借箭之船总要做足安全措施吧。为何要拍摄敌箭射入船舱内的镜头?"
我也覺得非常危險...百思不得其解.
哈哈,或许吴宇森习惯了枪林弹雨,这次没有枪弹,就只好用箭咯。。。暴力美学wor。。。
没看这部。
很多时候,比较讨厌历史剧本。
因为,历史是沉闷的。
而香港一贯改编后,很多人都认为那就是历史。
而且居然有人拿这剧情来当正史辩论。
每位导演都有自己的梦想,要拍出自己的东西,不容易。或许心态改变一点,进去看吴先生心中的赤壁。
不过以赤壁来创造英雄实在太难。
相比下,欧洲历史,Kingdom of Heaven就拍得不错。
原因存在于,人物角色的多寡。
而且人物太多,分散了剧情,也增加了剧本的负担。
民,不是心态上接受不了吴导演的改编,而是,改编必须合理,也不能改了原有的精神风貌。。。
如果不是结局拍成那样,我才不管周瑜口大、孙权胆大、孔明命大、小乔胸部大。。。
评价也会不一样。。。
清朝十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,戏剧家、张彻、陈可辛何尝不是改编了历史、杜撰了一个新角色进去?陈可辛还把片中人改型换名,但一样有口皆碑,因为他把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拍了出来。。。
陈可辛的改编,还是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无情、官场的黑暗、人性的丑恶。。。
吴宇森呢?让我们看到了什么?
搞断背的周瑜和诸葛亮?
不顾大局以身犯鲜的东吴君主?
不爱打仗只爱挟持人质的曹营将军?
曹操输了要怎样放他走。。。是一个问题。。。
罗贯中设计了一个忠肝义胆的关云长,吴宇森的,则是周瑜的一句:“你哪里来,就会去哪里。。。”
天哪在那个群雄争霸的乱世时代,哪有这么“大方”的将军,还没问过孙权和刘备呢。。。
周瑜有这个权利放他走?
原因只有一个,在吴宇森的电影里头,梁朝伟饰演的周瑜是第一主角。。。
乱世的精神风貌在哪里?
曹操怎样输的?说实在真的没看清楚。。。
只知道曹营的将军都不打仗,曹操眼看形势不对也不败走。。。等到80万大军一举消失。。。一个将军才挟持周瑜的老婆。。。来一个古装版的“双雄对峙”戏码。。。
这个是三国时代会出现的情景?
吴宇森的电影,得到最多口碑的分别是在香港拍的《喋血双雄》和在好莱坞拍的《Face Off》。。。都是双雄对峙的局面。。。
或许因为如此,他迷失了,以为这样拍才会得到观众的喜爱。。。
孰不知很多人都不喜欢他的风格的《赤壁》
如果要看双雄对峙,我看回吴导演的旧作好了。。。不必买票进场看《赤壁》。。。
潜水归来
关于:
周瑜的一句:“你哪里来,就会去哪里。。。”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是没那么大方的将军,因为此举有投敌,叛主的嫌疑。
可能他要在三国上说暴力美学。
可惜题材不对路。
或许选择五胡乱华比较适合(不知道的各位自己研究咯)。
那么多的人物,就算三部曲内诉说,也难以尽全。(疑,我重覆了)
史上号称八十万的曹军,没那么多。
不过剧情的安排,不合理在第一部,我注意的是曹营内的运动。
奇怪这年代,将领不看士兵训练,看他们踢球?
好歹也弄个游泳比赛(本人恶搞而已)。
至于:
来一个古装版的“双雄对峙”戏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看来老吴少看历史。
张辽,乐进,于禁,张郃,徐晃统统成了小兵甲乙丙丁。
看来编剧根本是挂名而已。
不然就是一个小三国,改到最后败笔多。
嗯,你终于看了这部电影了。。。
实话实说。
刚看了一些其他的杂文。
关于魏晋。
除天干物燥,火攻是偏奇之计。
烧船还不是大败曹营的原因。
要说三国,还有门阀。
赤壁,也显出南北门阀相对。
太多的题材,成为了过场。
Post a Comment